2020年,交通运输行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各项工作,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坚强的交通运输保障。
一、基础设施
(一)铁路。
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4.6万公里,比上年末增长5.3%,其中高铁营业里程3.8万公里。铁路复线率为59.5%,电化率为72.8%。全国铁路路网密度152.3公里/万平方公里,增加6.8公里/万平方公里。
(二)公路。
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519.81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8.56万公里。公路密度54.15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1.94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养护里程514.40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99.0%。
年末全国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494.45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4.58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比重为95.1%,提高1.4个百分点。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70.24万公里,增加3.04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比重为13.5%,提高0.1个百分点。高速公路里程16.10万公里,增加1.14万公里;高速公路车道里程72.31万公里,增加5.36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里程11.30万公里,增加0.44万公里。
年末国道里程37.07万公里,省道里程38.27万公里。农村公路里程438.23万公里,其中县道里程66.14万公里、乡道里程123.85万公里、村道里程248.24万公里。
年末全国公路桥梁91.28万座、6628.55万延米,比上年末分别增加3.45万座、565.10万延米,其中特大桥梁6444座、1162.97万延米,大桥119935座、3277.77万延米。全国公路隧道21316处、2199.93万延米,增加2249处、303.27万延米,其中特长隧道1394处、623.55万延米,长隧道5541处、963.32万延米。
(三)水路。
1.内河航道。
年末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77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387公里。等级航道里程6.73万公里,占总里程比重为52.7%,提高0.2个百分点。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1.44万公里,占总里程比重为11.3%,提高0.4个百分点。
各等级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分别为:一级航道1840公里,二级航道4030公里,三级航道8514公里,四级航道11195公里,五级航道7622公里,六级航道17168公里,七级航道16901公里。等外航道里程6.04万公里。
各水系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分别为:长江水系64736公里,珠江水系16775公里,黄河水系3533公里,黑龙江水系8211公里,京杭运河1438公里,闽江水系1973公里,淮河水系17472公里。
2.港口。
年末全国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22142个,比上年末减少751个。其中,沿海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5461个,减少101个;内河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16681个,减少650个。
年末全国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592个,比上年末增加72个。其中,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138个,增加62个;内河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454个,增加10个。
年末全国万吨级及以上泊位中,专业化泊位1371个,比上年末增加39个;通用散货泊位592个,增加33个;通用件杂货泊位415个,增加12个。
(四)民航。
年末颁证民用航空机场241个,比上年末增加3个,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机场240个,定期航班通航城市237个。
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00万人次以上的通航机场85个,比上年减少21个,其中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以上的通航机场27个,减少12个。年货邮吞吐量达到10000吨以上的通航机场59个,与上年持平。
二、运输装备
(一)铁路。
年末全国拥有铁路机车2.2万台,其中内燃机车0.80万台、电力机车1.38万台。拥有铁路客车7.6万辆,其中动车组3918标准组、31340辆。拥有铁路货车91.2万辆。
(二)公路。
年末全国拥有公路营运汽车1171.54万辆。拥有载客汽车61.26万辆、1840.89万客位;拥有载货汽车1110.28万辆、15784.17万吨位,其中,普通货车414.14万辆、4660.76万吨位,专用货车50.67万辆、596.60万吨位,牵引车310.84万辆,挂车334.63万辆。
(三)水路。
年末全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2.68万艘,比上年末下降3.6%;净载重量27060.16万吨,增长5.4%;载客量85.99万客位,下降2.9%;集装箱箱位293.03万标准箱,增长30.9%。
(四)城市客运。
年末全国拥有城市公共汽电车70.44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6%。拥有城市轨道交通配属车辆49424辆,增长20.6%。拥有巡游出租汽车139.40万辆,增长0.2%。拥有城市客运轮渡船舶194艘,下降13.4%。
三、运输服务
全年,完成营业性客运量96.65亿人,比上年下降45.1%,完成旅客周转量19251.43亿人公里,下降45.5%;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64.40亿吨,下降0.5%,完成货物周转量196760.92亿吨公里,下降1.0%。
(一)铁路。
全年完成旅客发送量22.03亿人,比上年下降39.8%,完成旅客周转量8266.19亿人公里,下降43.8%。
完成货物总发送量45.52亿吨,比上年增长3.2%,完成货物总周转量30514.46亿吨公里,增长1.0%。
(二)公路。
全年完成营业性客运量68.94亿人,比上年下降47.0%,完成旅客周转量4641.01亿人公里,下降47.6%。
完成营业性货运量342.64亿吨,比上年下降0.3%,完成货物周转量60171.85亿吨公里,增长0.9%。
全年机动车年平均交通量为14395辆/日,比上年下降1.8%,年平均行驶量为318301万车公里/日,下降4.6%。
(三)水路。
全年完成客运量1.50亿人,比上年下降45.2%,完成旅客周转量32.99亿人公里,下降58.0%。
完成货运量76.16亿吨,比上年下降3.3%,完成货物周转量105834.44亿吨公里,下降2.5%。其中,内河货运量38.15亿吨、货物周转量15937.54亿吨公里;海洋货运量38.01亿吨、货物周转量89896.90亿吨公里。
全国港口完成旅客吞吐量4418.8万人,比上年下降49.3%。其中,内河港口完成74.6万人,下降85.3%;沿海港口完成4344.2万人,下降47.1%。
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45.50亿吨,比上年增长4.3%。其中,内河港口完成50.70亿吨,增长6.4%;沿海港口完成94.80亿吨,增长3.2%。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量687万TEU,增长29.6%。
(四)民航。
全年完成客运量4.18亿人,比上年下降36.7%,完成旅客周转量6311.25亿人公里,下降46.1%。其中,国内航线完成4.08亿人,下降30.3%,港澳台航线完成96.1万人,下降91.3%;国际航线完成956.6万人,下降87.1%。
完成货邮运输量676.6万吨,比上年下降10.2%,完成货邮周转量240.18亿吨公里,下降8.7%。
民航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8.57亿人,比上年下降36.6%。完成货邮吞吐量1607.5万吨,下降6.0%。
(五)邮政。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21053.2亿元,比上年增长29.7%。
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4.2亿件,比上年下降34.6%;完成包裹业务2030.6万件,下降5.8%;完成报纸业务165.4亿份,下降1.6%;完成杂志业务7.1亿份,下降2.3%;完成汇兑业务960.7万笔,下降41.4%。
完成快递业务量833.6亿件,比上年增长31.2%。完成快递业务收入8795.4亿元,增长17.3%,快递业务收入占邮政行业业务收入比重为79.7%,提高1.9个百分点。
(六)城市客运。
年末全国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70643条,比上年末增加4913条,运营线路总长度148.21万公里,增加14.60万公里。分方式看,公交专用车道16551.6公里,增加1599.9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26条,增加36条,运营里程7354.7公里,增加1182.5公里,其中地铁线路189条、6595.1公里,轻轨线路6条、217.6公里;城市客运轮渡运营航线83条,减少5条,运营航线总长度323.4公里,减少74.5公里。
全年完成城市客运量871.92亿人,比上年下降31.8%。分方式看,公共汽电车客运量442.36亿人、运营里程302.79亿公里,分别下降36.1%和14.5%;轨道交通客运量175.90亿人,下降26.3%;巡游出租汽车客运量253.27亿人,下降27.2%;客运轮渡客运量0.39亿人,下降47.1%。
四、交通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4752亿元,比上年增长7.1%。
(一)铁路。
全年完成铁路固定资产投资7819亿元。
(二)公路水路。
全年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258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1. 公路。
全年完成公路固定资产投资24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高速公路完成13479亿元,增长17.2%;普通国省道完成5298亿元,增长7.6%;农村公路完成4703亿元,增长0.8%。
2. 水路。
全年完成水路固定资产投资1330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内河完成704亿元,增长14.8%;沿海完成626亿元,增长19.5%。
3. 公路水路其他。
全年完成公路水路支持系统及其他建设投资241亿元。
(三)民航。
全年完成民航固定资产投资1050亿元,比上年增长8.3%。
五、安全生产
全年未发生铁路交通特别重大、重大事故,发生铁路交通较大事故13件,同比增加9件。铁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比上年下降14.5%。
全年共发生运输船舶水上交通事故(等级事故)138件,比上年增长0.7%,死亡失踪196人,增长26.5%,沉船76艘,增长65.2%。全国各级海上搜救中心共组织、协调搜救行动1793次,在我国搜救责任区内成功搜救66艘中外遇险船舶、1515名中外遇险人员。
全年未发生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领域重、特大事故,发生公路水运建设领域生产安全事故74起,比上年增长10.4%,死亡94人,下降14.5%。
六、科技创新
全年铁路领域认定行业重点实验室7个,行业工程研究中心10个。
全年公路水路领域重点单位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233.0亿元。年末公路水路领域共有56个行业重点实验室、86个行业研发中心,比上年末分别增加1个和16个;共有19个协同创新平台。本年新认定13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
注释:
1.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省统计数据未包括在本公报内。
2.按照《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结合各省(区、市)路网调整情况,公报中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里程的统计口径作了部分调整。
3.公报中营业性旅客运输量为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完成数,不包括城市客运量;营业性货物运输量为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完成数,不包括管道数据。根据2019年道路货物运输量专项调查,对公路货物运输量统计口径进行了调整,公路货物运输量中“同比增速”基于调整后数据进行计算。自2020年起,水路运输(海洋)统计方式由行业主管部门填报调整为企业联网直报,水路旅客运输量及水路货物运输量中“同比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4.铁路相关指标中,运输量数据为最终数据,其余为初步数据。
5.民航相关指标中,机场吞吐量数据为最终数据,其余为初步数据。
6.邮政相关指标中,函件、报刊、汇兑有关数据来自年报统计数据,其余数据来自月报统计数据。
资料来源:
本公报数据来自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
信阳市交通运输局
职能配置和内设机构
第一条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信阳市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 (厅文(2018)5 5号),制定本规定。信阳市机构改革方案>
第二条 信阳市交通运输局(以下简称市交通运输局)是市政府工作部门,为正处级。
第三条 职能转变。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完善综合运输服务衔接机制。优化交通运输服务方式,统筹城乡交通运输协调发展。加强交通运输管理,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升级。强化交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统筹推进交通运输“放管服’’改革和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
第四条 市交通运输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交通运输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交通运输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交通运输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承担涉及全市综合交通运输的规划协调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拟订全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政策,组织编制综合交通运输规划,负责编制公路、水路等规划,指导全市交通运输枢纽规划和管理。
(二)组织拟订全市公路、水路等行业发展规划、政策和标准并监督实施;参与拟订全市邮政、地方铁路、轨道交通,、民航产业发展规划;参与拟订全市物流业发展规划;指导全市公路、水路行业有关体制改革工作。
(三)承担全市道路、水路运输市场监管责任。监督实施国家、省道路、水路运输有关政策、技术标准和运营规范。指导全市道路、水路客运及有关设施规划和管理工作,指导全市城乡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工作。
(四)承担全市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责任。负责水上交通管制,船舶及相关水上设施检验、登记和防止污染,以及船舶与港口设施安全保障、危险品运输监督、航道管理、渔船检验及其监督管理等工作。
(五)负责拟订全市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市财政性资金安排意见,按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国家、省、市规划内及年度计划规模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根据授权,负责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审批。
(六)承担全市公路、水路建设市场监管责任。监督实施国家、省关于公路、水路工程建设和维护相关政策、制度及技术标准。组织协调全市公路、水路有关重点工程建设和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指导全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
(七)指导全市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按规定组织协调国家重点物资和紧急客货运输,负责全市高速公路及重点干线路网的运行监测和协调工作。
(八)指导全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监测分析运行情况,做好网络安全工作,开展相关统计工作,发布有关信息。指导全市公路、水路行业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
(九)监督实施交通运输行业科技政策,组织科技成果推广,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十)负责全市交通运输行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
(十一)负责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引进利用外资、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十二)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五条 市交通运输局设下列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负责机关日常运转工作,承担文电、会务、机要、保密、档案、信访等工作;承担重要文件起草、政务督查、政务信息、政务公开、信息化建设、宣传、外事等工作;负责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负责市直交通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二)人事教育科。承担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干部人事、机构编制、工资福利和劳动保护工作;指导全市交通运输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负责全市交通运输行业教育管理及干部培训工作,承担有关智力引进工作。
(三)财务科(内部审计科)拟订全市公路、水路行业有关投融资意见和办法;承担专项资金、预决算、政府采购、外资、信贷有关工作;承担机关和直属单位财务及资产监管、内部审计工作。
(四)综合规划科。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全市综合运输体系规划,承担有关协调工作;组织拟订相关行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参与拟订全市物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承担有关规划和建设项目的审核工作;提出国家、省、市有关专项资金投资政策和资金安排建议并监督实施;承担或参与全市公路、水路工程设计审批;承担有关环境保护、招商引资、统计、信息和交通扶贫等工作;统筹高速公路有关工作。
(五)运输管理科(运输市场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与有关部门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协调配合机制,承担涉及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相关协调工作;承担全市道路、水路运输市场管理工作,监督实施国家、省相关制度和标准;指导交通运输枢纽管理工作;指导公共汽车、出租车和汽车租赁等工作;指导公众出行路况信息服务和咨询工作;按规定负责道路、水路物流市场有关管理工作;负责道路运输审批工作。
(六)路政管理科。监督路政执法相关政策、制度和技术标准实施;负责公路路政许可及公路路政管理工作;指导全市公路超限运输治理工作;负责全市水路交通审批工作;负责渔船检验及监督工作;参与实施交通管制。
(七)安全监督科(交通应急办公室)。监督实施国家、省有关公路、水路安全生产政策,组织拟定全市公路、水路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监督实施,指导有关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指导全市有关道路、水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依法组织或参与有关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负责组织相关抢险救援工作,组织协调国家重点物资运输和紧急客货运输,负责安全信息统计、分析、报送等工作。
(八)建设管理科。承担全市公路、水路建设市场监管责任,监督实施公路、水路建设及维护的相关政策、制度、技术标准;承担全市公路、水路工程施工许可、监督管理、竣工验收工作;组织协调有关重大科技项目研究,指导和管理交通行业科技工作;指导行业生态文明和节能减排工作。
(九)法规科(政策研究室)推进行业依法行政;承担机关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和清理工作;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全市交通运输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承担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负责研究综合交通运输发展重大问题,承担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改革有关工作;组织开展相关政策研究;指导行业信用管理工作。
机关党委。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党群、纪检工作。
离退休干部工作科。负责机关离退休干部工作,指导直属单位的离退休干部工作。
本规定由市委负责解释,具体工作由市委编办承担,规定的调整由市委编办按程序办理。
本规定自2019年5月28日起施行。
市交通运输局
党组书记、局长
市交通运输局
党组副书记、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