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首页 > 警务资讯 > 警界风采

        【打印】

        【字体:

        2022河南“最美基层民警”候选人事迹展播丨肖磊:14年行走生死线

        时间:2022-12-08 来源:

        2022年河南“最美基层民警”候选人事迹推介展示


        日夜兼程,他们在大街小巷留下了守护足迹;披星戴月,他们在中原大地矗立起平安根基;百炼成钢,他们把自己淬炼成利剑划破黑暗;忠诚为民,他们用满腔热血播洒阳光。

        他们是平凡大众的一员,是你每日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我朝夕相伴的亲人、他谦和可亲的邻居,但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人民警察。万家灯火的背后,有他们藏蓝的“铠甲”、金色的“盾牌”,火热的奉献。他们用年复一年的坚守、精益求精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牺牲奉献,全心全意维护国家稳定,守护人民安宁。他们,无愧于誓言,不止于平凡!

        在平凡中成就伟大,用“最美”诠释初心。11月29日开始,2022河南“最美基层民警”候选人与大家见面,向人民汇报他们扎根基层、忠诚履职的故事,传递忠诚心声,唱响奋进新时代的主旋律。

        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信阳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排爆民警肖磊。


        人物简介


        肖磊,男,中共党员,现任信阳市公安局爆炸防控专业三级警务技术主管,也是信阳全市唯一的一名排爆民警。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他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嘉奖6次,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信阳市青年五四奖章”“信阳市优秀共产党员”“信阳好人”“优秀政法干警”等荣誉,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22年5月被评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


        肖磊:14年行走生死线


        对党忠诚 服务人民 

        执法公正 纪律严明

        “他总是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平安留给别人。”在信阳市,了解排爆民警肖磊的人都这样评价他。肖磊,1980年出生,中共党员,现在信阳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从事危险物品管控、爆炸物品查排爆工作。自2008年从事排爆工作以来,他行走在生与死的边缘,战斗在离危险最近的地方。

        2003年,肖磊大学毕业后,通过招警考试成为一名人民警察。2008年,组织把他调整到排爆岗位,从事排爆工作。为更快掌握排爆技术,肖磊认真研读国内外各类爆炸案例及排爆专业书籍,不断钻研和摸索;遇上培训时,他虚心主动向王百姓等知名排爆专家请教学习。那几年,肖磊几乎每晚看书到深夜,用他的话说“做梦都能把自己置身排爆现场”。不论刮风下雨高强度训练从不间断。正是有了这些积累,肖磊迅速成为一名能够独挡一面的“拆弹专家”。

        “干这行,就是一脚踏在人间,一脚踩在阴间。”2019年5月20日,这一天对肖磊来说终生难忘。那天清晨,肖磊接到“信阳火车站北广场施工工地发现特大航弹”的消息后,立即到达现场。只见一枚长1米、重50公斤左右的大型炸弹陷于淤泥中,引信和弹体保存完好,弹体上铭牌清晰可见。经过勘查,该航弹为侵华日军在“武汉会战”期间投掷,因陷入淤泥没有爆炸,排除毒气弹和细菌弹的可能。但航弹发现地距离京广高铁线只有100多米,严重威胁铁路运输和旅客生命安全,必须立即转移销毁。但此时又面临新问题:航弹内的苦味酸炸药容易和弹体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敏感的金属盐,这种金属盐遇到撞击随时就会爆炸。多耽搁一分钟,铁路运行安全就多一分危险。为避免航弹在转运过程中震动发生爆炸,肖磊提出用棉被包裹航弹放在运输车厢内减少震动,但航弹在车厢内没法固定是要滚动的,必须有人在车厢内将航弹固定。

        “这个时候,还有谁是比我更能胜任的!”肖磊当仁不让,他一个人坐在封闭运输的车厢内,用双手紧紧抱住棉被包裹的航弹,时刻观察航弹状况,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路程,终于顺利将航弹运至销毁现场。起吊、安放起爆药、连线、起爆,危机最终化解。事后,肖磊告诉战友:“一路上,我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这一个多小时,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

        然而就在此后不久,肖磊又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2019年7月16日上午,信阳市胜利路小学工地发现104枚战争遗留炮弹:锈迹斑斑、标识不明,无法排除是毒气弹或细菌弹。为尽快消除隐患,他连续守在现场,用毛刷一点一点将炮弹清理干净,逐一鉴别分类,出具了准确可靠的鉴定报告并制定详尽销毁方案。19日上午,104枚炮弹被成功销毁。

        一次次直面死亡的危险,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参与排爆14年,肖磊排除爆炸装置30多个,销毁遗留炮弹、炸弹6000多枚,销毁报废雷管20余万发,子弹6万余发,烟花爆竹9万余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