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市公安机关党史学习教育暨队伍教育整顿专栏

        【打印】

        【字体:

        学党史 铸初心 | 开国大典当天,琼崖大地上第一面五星红旗准时升起!

        时间:2021-12-23 来源:


        图片来源:共青团海南省委1949年10月1日,当新中国第一面国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时,远在3000多公里外的海南岛上,也有一面五星红旗徐徐升起,与之遥相呼应。彼时的海南岛尚未解放,琼崖纵队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斗争,建立了以五指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1949年9月28日,时任琼崖西区地委电台台长的王禄贵突然接到总台任务,要求同志们用电台收听新华社发布的《关于国旗制法》的电报,收到后第一时间送往琼崖区委驻地,确保琼崖大地上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开国大典当天准时升起。琼崖纵队用来与党中央联络的发报机非常简陋,但要想了解岛外的局势、中国的变化,又都得靠它。王禄贵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时刻准备着接收新华社电台信号。可在当天深夜,他没有等到《关于国旗制法》的电报,却等来了国民党军队的搜捕。危难时刻,一同转移的妇救会主任急中生智,朝着王禄贵相反的方向边跑边开枪,成功引开了敌人,这才使他得以继续执行任务。凌晨3时,一丝微弱的信号传入王禄贵耳中,尽管声音有些嘈杂,忽大忽小,但当“国旗制法说明”那几组电码跳入耳中时,他还是十分欣喜,立马将其记录下来,迅速送往了司令部驻地。司令部机要人员仅用10多分钟,就将电报全部译完,内容如下:“新华社28日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主席团今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制法说明如下: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其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一星较大,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三,居左,四星较小,其外接圆直径为十分之一,环拱于大星之右……”这便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国旗制法。

        当时的根据地极其缺乏制作材料,大家遍寻各处,甚至不见一块黄色布料,这让大家极为苦恼。然而开国大典当日在海南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意义不言而喻,没有条件大家便创造条件!黎族、苗族同胞提出:自己染黄布,针缝五角星!

        图片来源:共青团海南省委

        大家就地取材找来名叫黄姜的植物,将其捣碎与白布一起浸泡染黄,而后将染好的黄布剪成一颗颗五角星,心灵手巧的妇女再把五角星一针一线地缝在红布上。就这样,琼崖大地上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诞生了。1949年10月1日,冯白驹将军召集琼崖党政军干部、战士以及黎族、苗族同胞1000多人隆重集会,庆祝新中国成立。这面来之不易的五星红旗在人们的热切瞩目下冉冉升起。同一时刻,无数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飞扬。这面红旗的升起极大鼓舞了琼崖纵队的战士们,他们英勇奔赴前线,积极配合南下解放军登岛作战。次年,海南岛顺利解放。72年来,红旗漫卷中华大地,神圣的五星红旗不仅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更传承着峥嵘岁月里艰苦创业的宝贵精神,提醒着后人不能忘却先辈的革命之志和无畏牺牲。来源:党史学习教育